〖优选信息〗
【形势要点:中美重启全面经济对话向市场发出正面信号】
在国际地缘政治形势吃紧的背景下,中美两个大国加强沟通,不管沟通结果如何,都是值得肯定的好事。7月5日上午,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应约与美财政部长耶伦举行视频通话。据中国商务部新闻办公室消息,双方就宏观经济形势、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议题务实、坦诚交换了意见,交流富有建设性。双方认为,当前世界经济面临严峻挑战,加强中美宏观政策沟通协调的意义重大,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有利于中美两国和整个世界。中方表达了对美国取消对华加征关税和制裁、公平对待中国企业等问题的关切。双方同意继续保持对话沟通。要指出的是,自6月以来,美方已经数次就取消特朗普时期的对华特别关税发出过暗示,中方也给予了正面回应。在当前美国面临高通胀压力的背景下,取消部分关税无疑有利于双方。因此,刘鹤副总理与耶伦部长的沟通,对市场是一个正面信号。对于刘鹤与耶伦的通话,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也给出了积极表态,认为加强中美宏观政策沟通协调的意义重大。(AHJ) 回到目录
【关键判断:三大因素将推动国际油价趋势性走低】
年初以来,受基本面支撑,全球石油需求恢复,但供给受限,叠加全球高通胀,加之欧盟启动制裁俄罗斯,市场预期原油供应缺口可能被放大,推动原油价格持续坚挺。2022年1-5月,标普500指数下降了12%,但布伦特油价上涨了31%。到6月上旬,WTI、Brent一度冲高至120美元/桶以上,达到今年3月以来的高位。不过,国际油价趋势开始转向。美国当地时间7月5日开盘,美国WTI原油期货主力合约价格盘中最低跌至97.65美元/桶,下跌10%;英国布伦特(Brent)原油期货合约最低跌至101.15美元/桶,下跌10.88%。在乌克兰战争仍在持续、地缘政治因素仍在影响全球能源供需格局的背景下,油价下跌至100美元/桶之下,是一个标志性的变化。其他大宗商品也已开启走跌趋势。国际铝价自今年3月底开启下跌模式,迄今,伦敦期货交易所铝期货三月合约(伦铝)报约2375.5美元/吨,单日跌3.55%,较3月23日的近期高点跌超35%。国际铜价自6月初下跌,伦敦期货交易所铜期货三月合约(伦铜)报约7628美元/吨,单日跌4.29%,较6月6日的近期高点跌超20%。什么因素导致国际油价出现趋势性下跌?安邦智库(ANBOUND)的研究人员认为有三大因素在发挥作用:(1)金融资本加大撤离大宗商品市场。由于美国加息及多国货币政策收紧,风险资产中的金融资本正在快速抽离大宗商品市场。原油作为极具金融属性的商品,无法抵挡住投机资本大退潮。(2)乌克兰战争进入僵持阶段,地缘政治形势恶化带来的风险溢价效应在弱化。(3)市场对美国经济及世界经济衰退的担忧增加,也影响了市场对未来全球经济对石油需求的预期。如果当前的基本形势不变,这三大因素将会持续发挥作用,国际油价将会经历一个“去泡沫化”的阶段,油价在经历波动之后,可能稳定在100美元/桶之下。(AHJ) 回到目录
【形势要点:美国向荷兰施压扩大对中国光刻机出口限制】
据知情人士透露,美国政府已向荷兰施压,要求其禁止ASML向中国出售生产全球大量芯片所需的主流技术。具体而言,美国官员正游说荷兰当局禁止半导体设备制造商ASML向中国出售一些旧款的深紫外线光刻机(DUV)。这些机器虽然比先进技术落后了一代,但仍然是制造汽车、手机、电脑乃至机器人所需的某些非先进芯片的最常用设备。不愿公开身份的知情人士称,美国商务部副部长DON GRAVES今年5月底到6月初访问荷兰和比利时讨论供应链问题时提出了这一要求。GRAVES还拜访了ASML公司首席执行官PETER WENNINK。知情人士称,荷兰政府尚未同意对ASML向中国芯片制造商的出口实施任何额外限制,因此举可能会损害该国与中国的贸易关系。如果荷兰政府同意美国的要求,目前禁止发往中国的芯片制造设备范围和类别将大幅拓宽,可能令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等芯片制造商受到沉重打击。此前,由于无法获得荷兰政府的出口许可,ASML已经无法向中国出口其最先进、每台售价约1.6亿欧元的极紫外线光刻机(EUV)。对于美国向荷兰施压扩大对中国的光刻机出口,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7月6日给出了措辞强烈的回应,称这是美方滥用国家力量,通过技术霸权搞胁迫外交的又一例证。这是典型的“技术恐怖主义”,只会让其他国家更加警醒,在技术上一味依靠美国行不通。(LWHX) 回到目录
【形势要点:下半年疫情与管控可能仍然“没完没了”】
6月27日至7月2日,上海社会面无新增阳性病例,但7月3日新增的一例涉及普陀区兰溪路148号KTV的社会面无症状感染者打破了这短暂的平静。7月4日,上海又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例和无症状感染者5例,浦东、静安、普陀和宝山4区多地被划为中高风险区。据上海卫健委通报,上海7月5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9例和无症状感染者15例,创三周来新高。据了解,7月5日新增病例均与此前普陀KTV疫情关联,该传播链已涉及普陀区、静安区、浦东新区、徐汇区、闵行区、杨浦区、黄浦区、嘉定区、虹口区和宝山区等10个区。起始于普陀KTV的疫情正持续发酵,目前已致32人阳性。截至7月6日12时,上海有7个高风险区28个中风险区。目前,上海已经叫停了全市KTV营业。除了上海,西安市近日也受到疫情影响。西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决定,自7月6日0时起,在全市实行7天临时性管控措施。管控7天的消息在西安市引起不小的震动,7月5日晚,西安火车站广场上连夜大排长龙,大量乘客等候排队进站乘车,其中不少为高校大学生、外地游客。西安全市管控措施加快了他们返乡、回程的脚步。从上海市、西安市等地的情况看,只要疫情不时出现,就可能在国内城市引发规模不小的管控措施。下半年,如果这种情况在国内仍然此起彼伏,将会形成“疫情没完没了”、“管控没完没了”的局面。这对下半年中国经济的复苏将会造成重大干扰。(LHJ) 回到目录
【形势要点:国际市场的“油通胀”与中国市场的“猪通胀”】
近期国内猪肉和生猪价格都在快速上涨,农业农村部最新监测数据显示,截至7月5日14时,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26.69元/公斤,比前日上涨3.7%。仅从短期来看,这一价格已较6月1日的21.17元/公斤上涨了约26%。为了保供稳价,近期国家发改委对此更是密集“出手”。7月4日,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组织行业协会、部分养殖企业及屠宰企业召开生猪市场保供稳价专题会议后,7月5日,国家发改委连发两则消息聚焦生猪市场。其一,针对近期生猪市场出现盲目压栏惜售等非理性行为,国家发改委价格司正研究启动投放中央猪肉储备,并指导地方适时联动投放储备,形成调控合力,防范生猪价格过快上涨。其二,国家发改委价格司与大连商品交易所于近日召开座谈会,研究加强沟通协作,共同做好生猪市场保供稳价等工作。有市场人士称,从本轮猪周期的时长来看,在经历近一年半的下跌后,市场对于猪周期拐点到来的预期强烈。要指出的是,当前国内市场的保供稳价非常重要,在国内疫后经济恢复的脆弱阶段,居民在就业、收入问题上都不乐观,这时候如果出现通胀,对社会的杀伤力会很大。要指出的是,当前中国的物价上涨原因与国外不同,国际市场的主因是石油,其次是粮食,由此相关的通胀可称之为“油通胀”。在中国,主因是猪肉价格上涨,可称之为“猪通胀”。现在,国际油价开始出现下跌趋势,会减缓一些国家的物价压力;但中国的猪肉价格上涨才开始启动,可能造成后续物价上涨。因此,中国的通胀节奏与国际市场可能会有差异。(AHJ) 回到目录
【形势要点:从河南农信社系统坍塌看基层金融风险恶化】
在河南省政府安排下,7月4日,河南禹州新民生村镇银行、柘城黄淮村镇银行、上蔡惠民村镇银行、开封新东方村镇银行四家村镇银行近期对高管人员进行大换血。在前述河南村镇银行案件曝光后,今年4月底,河南省纪委开展了针对农信社违规**问题的专项行动,安排市、县纪委介入,倒查近年基层农信系统的违规**问题。据悉,到6月底,基层农信系统被带走配合调查的人员已有七八十人,其中多人牵涉新财富集团案件。据《财新》的追踪,这一系统内的“窝案”牵涉面甚广。2022年3月底,河南省联社党委委员、工会主席饶雪峰已向纪委主动投案;随后4月初,许昌农商行董事长邢进军被带走调查。今年4、5月间,开封新东方村镇银行原行长李小雷(女)曾**两次未遂,随后被带走调查;开封市农信办主任杨斌也于6月初已被带走调查。据当地银行业人士透露,前述四人均牵涉新财富集团。一位当地基层农信社联社人士透露,“今年的不良贷款清收中发现,新财富集团的实控人吕奕在河南农信系统造成的不良有上百亿元,主要集中在郑州、开封、许昌三地;这还是各家农商行自己上报的,不敢报或不愿报的金额就更不得而知了。”截至2022年3月底,河南省农信社系统的行(农商行)、社(农信社)的领导班子已经调整了将近400人,“基本上每家农商行、农信社调整了一半以上的领导班子成员,还引入了将近一百个外部的来挂职干部。”而这些外部引进挂职的干部大多来自当地金融管理局、人行中支、银保监局,部分来自四大行在当地的分支行。上述情况显示,河南农信社/村镇银行暴露的是系统性问题、系统性风险,由于牵涉面甚广,可能导致河南农信社系统出现大面积坍塌,对河南省的基层金融环境和生态将造成系统性的毁坏。2020年,永煤违约事件曾经震动全国,对河南省的融资环境造成了一次重大打击。现在,农信社系统出现的诸多问题,将会在当地金融市场再度掀起一轮风暴。(LHJ) 回到目录
【形势要点:央行持续回收流动性扼制过度宽松】
7月初以来,央行公开市场连续净回笼,最近连续四个交易日,央行累计实现净回笼3510亿元,但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仍持平于2.10%。在此之前,为保持跨季资金面平稳,6月底央行加大了公开市场操作力度,6月27日-7月1日当周央行净投放3000亿元,创三个月单周新高。而跨过半年时点后,月初流动性重新转松,尽管央行连续保持缩量逆回购,但资金供给仍充裕,银行间市场各主要期限回购利率再度大幅回落至低位,7月6日午间银行间市场隔夜回购利率(DR001)下行至1.2%附近,七天期回购利率(DR007)下行至1.6%附近。此外,数据显示,5月后银行间质押式回购量多数时间位于历史高位,基本上在5万亿元以上。尽管当前银行间市场资金面整体延续宽松,但自月初以来央行将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规模由100亿元降至30亿元,仍令市场担忧未来流动性有收紧的可能。光大银行研究人士表示,从近日市场表现看,半年末过后市场利率下行较快,资金面偏宽松,市场利率偏离政策利率较远。央行近期通过公开市场灵活操作,主要是为避免资金面过度宽松,利率下行过快,引发潜在市场套利、加杠杆问题。有分析认为,央行或有意引导市场利率向政策利率水平回归。(LWHX) 回到目录
【形势要点:毕马威称中国银行业面临三大挑战】
毕马威近日发布《2022年中国银行业调查报告》,聚焦新环境下银行业发展契机与面临的挑战,从业务重塑、科技引领、风险前沿三个维度共同探讨行业热点话题。报告分析认为,鉴于国内金融市场内部不断涌现的新老问题,以及不断增长的线上业务发展需求,中国银行业有责任打好这一场经济领域的科技战。既要全方位提升客户服务体验感,更要依据国家政府颁布的各类相关措施条例,承担企业责任,不断调整和改进业务模式,以期全面提升我国的金融战略能力。从业务视角出发,报告指出,应建立金融科技投入与业务实际效益产出的一致性匹配关系,通过业务价值图谱的描绘和量化评价,具象化展现科技投入带来的银行在营收盈利、获客活客、客户体验、员工体验、风险防范、运营效能等维度的实效,指引数字化转型更好落地。报告提出,目前环境对我国金融市场的改革与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银行业发展之路依旧充满风险挑战。风险管理已然成为金融管理体系中的必备一环,依据当前市场变化趋势,提前对各类风险进行预判,并在分析后提出尽可能有效的防范应对措施,是保障我国银行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所在。(LWHX) 回到目录
【形势要点:防疫隔离政策如长期持续,香港与内地难言繁荣】
港深之间一河相隔,若是通过港珠澳大桥,由香港到珠海只有约40公里,通过西九龙高铁站也可直达内地56个城市,经香港国际机场也可直飞内地主要城市。在新冠疫情之前,香港与内地人员往来十分便利且频繁,2019年内地访港旅客人数达4377万。新冠疫情之后,港人回内地曾需要经过14天酒店隔离以及7天居家健康监测,共计隔离21天。直到6月28日出台的第九版防控方案将入境隔离期限缩短至“7+3”,入境隔离的时间成本下降,不少在港工作的内地人希望回家看望父母。不过,从香港经陆路口岸回深圳需要提前预约健康驿站,港府新上任的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在7月4日的网志中坦承:他曾多次亲自尝试预订深圳的检疫酒店(即健康驿站),10时开始接受预订,往往10时01秒已全满,“当刻的感觉除了‘绝望’外,便只有‘绝望’!”卢宠茂曾长期担任香港大学深圳医院院长,因工作需要多次往返港深两地。卢宠茂表示,经过与深圳当局沟通,健康驿站的名额将已由近期的每天1300间增至2000间;限制每个IP账号只能预订一个号;打击非法炒卖活动等。在此背景下,收费预约健康驿站的“黄牛党”趁势而起,部分报价一度高至上万元,预约者需要将存有个人姓名、证件信息的账户及密码交给“黄牛党”。有人在自行预约超过半个月都没成功后,决定找黄牛党帮忙,为此支付了7000元抢到一个名额。要指出的是,如果香港和内地的人员往来如此不便,将对经贸、产业、旅游、生活等活动都带来极大的打击。长此以往,何谈繁荣?(NHJ) 回到目录
【形势要点:PMI指数回升显示疫情防控放松积极效应明显】
随着疫情形势总体改善,相关防控措施逐步放松,服务业生产经营开始恢复,行业景气度大幅升至扩张区间。7月5日公布的6月财新中国通用服务业经营活动指数(服务业PMI)录得54.5,较5月大幅回升13.1个百分点,结束了连续三个月的收缩状态,并升至2021年8月来最高。这意味着服务业开始触底反弹。此前公布的6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回升3.6个百分点至51.7;在两大行业PMI同时回升的带动下,财新中国综合PMI上升13.1个百分点至55.3,创2021年1月以来新高,反映中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恢复增长。财新中国PMI走势与国家统计局一致。统计局公布的6月制造业PMI录得50.2,上升0.6个百分点,服务业PMI提高7.2个百分点至54.3,综合PMI回升5.7个百分点至54.1。从分项数据看,服务业供给和需求均有所回暖。6月服务业经营活动指数和新订单指数重回扩张区间,供给改善程度好于需求。受访企业表示,随着防疫措施放宽,经营活动得以恢复,同时客户数量和消费量上升,支撑销售复苏。但疫情继续抑制整体需求,新增订单量未见好转。外需方面,由于疫情和旅行限制,服务业新出口订单指数连续第六个月落入收缩区间。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服务业供求出现好转,但就业情况仍未见明显改善。企业为削减成本而减少用工,同时疫情也导致部分员工离职,导致6月服务业就业指数连续第六个月低于荣枯线,不过较前两个月轻微上升。(LHJ) 回到目录
【政策:国家发改委猛压猪肉价格显示国内高度关注通胀问题】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与大连商品交易所召开座谈会,研究加强沟通协作,共同做好生猪市场保供稳价等工作。会议商定,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与大连商品交易所紧密合作,会同有关方面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加强现货期货市场联动监管,及时排查异常交易,强化穿透式监管,依法严厉打击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囤积居奇、哄抬价格以及资本恶意炒作等违法违规行为,切实保障生猪市场平稳运行。会议指出,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猪肉生产国和消费国,猪肉价格变化直接关系群众消费支出,保持生猪和猪肉市场平稳运行、价格水平在合理区间,对于稳定群众猪肉消费支出、促进行业长期健康发展,以及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近期在生猪产能总体合理充裕、猪肉消费不旺的情况下,生猪价格出现过快上涨,各方普遍认为存在过度压栏和二次育肥等非理性行为。会议还研究了做好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加强期货市场建设等相关工作。要指出的是,国家发改委近期围绕猪肉价格问题屡次出手,与主要的养猪厂、贸易商、市场及公众加强沟通,显示有关部门高度关注通胀问题,希望通过干预猪肉价格,把通胀因素限制在萌芽状态之中。(LWHX) 回到目录
【形势要点:中国央行连续两日小额逆回购意味着什么?】
7月4日和5日,中国央行连续两日进行3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10%,与此前持平。公告发布后,1-5年利率债收益率上行4-6bp,10年国债和国开债收益率上行幅度略高于2bp,反映出市场对后续资金利率收敛的担忧。央行连续两日逆回购投放缩量,引起了市场广泛关注,这意味着什么?分析认为,30亿逆回购可能更多是起到信号意义,给市场传递未来资金利率逐步回归常态的信号,并不代表央行收紧流动性。浙商证券李超团队指出,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重点“在价不在量”,操作量较小的核心原因是季初银行间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资金缺口和流动性需求本身就不大,并不代表央行收紧流动性。广发证券刘郁、肖金川则类比2021年1月投放缩量情况来说明原因,一是特殊事件(疫情)触发的流动性充裕状态;二是债券市场对流动性充裕状态暂时不会结束,形成较为一致的预期,债市杠杆率攀升至较高水平;三是今年7月与2021年1月均为缴税大月,当月市场资金利率存在上行的驱动力。(LLMY) 回到目录
【形势要点:今年上半年中国内地和香港IPO数量均出现减少】
日前,普华永道发布2022年上半年中国内地和香港IPO市场表现及前景展望报告。据普华永道统计,2022年上半年,A股市场有169只新股,融资额达到3119亿元人民币,IPO数量比去年同期(245家)减少了31%,但融资额比去年同期(2109亿元)上升了48%,平均融资额为18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增加了100%。今年上半年IPO超募和多个大型IPO项目,推动了A股IPO筹资额增长。前五大IPO中,包括中国移动和中国海油回A上市,分别融资560亿元和323亿元。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A股IPO频现破发现象。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新股首日收盘价与发行价价差低于0%的显著增加,在-0%至-50%区间的有39家;价差集中在20%-50%的有62家,集中在50%-100%的有29家。而对于港股市场,由于受到多方面不利因素的影响,2022年上半年IPO集资活动放缓。据普华永道统计,今年上半年,港股市场共有27只新股,融资额为197亿港元,和去年同期相比,IPO数量减少了43%,融资额减少了91%。展望2022年全年,A股市场IPO企业数量将达330-380家,全年融资额有望再创新高,达到5600-6350亿元人民币;在多项有利经济增长政策的支持下,港股市场下半年融资额有望逐步回升,预计2022年港股IPO市场总融资额有望达到1800亿港元至2000亿港元。(LLMY) 回到目录
【形势要点:中国个人信息保护监管“九龙治水”引发争议】
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3.0%。随着我国现有行政村全面实现“村村通宽带”,我国农村网民规模已达2.84亿,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57.6%。同时,老年群体加速融入网络社会。截至2021年12月,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网民规模达1.1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43.2%。随着网民增多,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日益严峻。根据《个人信息保**(草案)》规定,国家网信部门、国务院有关部门,以及县级以上政府有关部门都将获得履行个人信息保护和监督管理的职责,并且拥有接受投诉、举报,进行调查、处理,采取查阅、复制相关文件,现场检查违法活动,以及约谈、责令整改等多种执法权限。不过,相关人士称,这是一种“多头治理”的模式,是对现状加以确认的立法表述。有人建议,中国可效仿欧洲的GDPR模式,成立统一的监管机构,以结束“九龙治水”的局面。GDPR生效同一天,欧洲数据保护委员会正式成立。这是一个独立监管机构,职能是保障GDPR在欧盟成员国的一贯适用,促进各成员国监管机构的标准统一、协调分歧,以及提出指导意见和建议等工作。赞同者认为,一个强有力的监管机构才能系统化持续运作,中国现行体制下仍然可以建立统一的监管机构,不过并非是执法层面,而是指导层面,这个机构负责发布个人信息保护指南、统一执法标准,对新情形进行解释。不过,多位参与立法的学者认为,统一监管机构有现实难度,具体路径无非是在既有机构中选择或成立新部门。若选择既有机构,网信系统在人员、机构、编制上不足以承担如此大体量的工作,且各部门职权变动难度较大;若成立新的部门,则涉及大规模组织机构调整,又会让立法继续延迟,而且统一监管机构是否符合国情也有争议,还未形成普遍共识。(BHJ) 回到目录
【形势要点:美国可能很快取消部分对华产品加征关税】
据《华尔街日报》7月4日援引消息人士称,美国总统拜登预计将很快宣布取消部分对华加征关税。据悉,该计划可能包括暂停对服装和学校用品等消费品征收关税。6月14日,白宫发言人卡琳•让-皮埃尔在回答记者问题时表示,拜登政府正在就取消部分对华加征关税进行内部讨论。卡琳•让-皮埃尔表示,拜登政府一开始便认为特朗普加征的一些关税是“不负责任的”,非但未促进美国经济,改善安全,反而提高家庭和企业的成本。近日,美国官方已多次释放可能取消部分对华加征关税的消息,中方也已多次表态回应。6月15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应询表示,中美经贸合作的本质是互利共赢的,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6月23日,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在当前高通胀形势下,美方及早取消对华加征关税,消费者和企业就能早受益。中美双方应相向而行、共同努力,为经贸合作创造氛围和条件,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造福两国人民和世界。(LWHX) 回到目录
【政策:内地与香港建立利率互换市场联通机制】
7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香港**、香港金管局发布联合公告,开展香港与内地利率互换市场互联互通合作(简称“互换通”)。公告称,近年来,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境外投资者对人民币利率风险管理需求持续增加。近期,中国人民银行会同香港**、香港金管局等部门,在总结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深入研究跨境衍生品交易清算模式,形成“互换通”方案,通过互联互通方式便利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人民币利率互换市场,支持构建高水平金融开放格局。“互换通”业务通过两地金融市场基础设施连接,使境内外投资者能够在不改变交易习惯、有效遵从两地相关市场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便捷地完成人民币利率互换的交易和集中清算,不仅有利于投资者管理利率风险,也有利于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互换通”将在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整体规划与部署下稳妥有序推进。中国人民银行将会同香港**、香港金管局等部门共同制定制度办法,加强监管合作和信息共享,指导相关基础设施做好“互换通”的规则、业务、技术等方面工作,加强市场沟通与培育,并于即日起6个月之后正式启动“互换通”。(LWHX) 回到目录
【形势要点:内地与香港签署常备货币互换协议】
经国务院批准,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签署常备互换协议,将双方自2009年起建立的货币互换安排升级为常备互换安排,协议长期有效,互换规模由原来的5000亿元人民币/5900亿元港币扩大至8000亿元人民币/9400亿元港币,以进一步深化内地与香港金融合作,更好支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推动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稳健发展。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就签署《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人民币/港币常备互换协议》表示,截至目前,人民银行累计与40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签署过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这是人民银行第一次签署常备互换协议。“常备”主要指协议长期有效,无需定期续签,同时互换流程也会进一步优化,资金使用更加便利。人民银行和香港金管局签署常备互换协议,主要是为了满足内地和香港深层次金融合作和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内地和香港金融合作不断深化,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基金互认、跨境理财通等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机制持续推进,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稳步发展,香港已成为离岸人民币最重要的清算中心、产品中心和资金中心。香港金管局一直以来也是人民银行主要的互换对手方,将原有货币互换升级为常备互换安排符合深化内地和香港金融合作的内在要求,也是金融市场开放发展的内在要求。从国际上看,不少经济体央行之间也都有类似的常备互换安排。人民银行与香港金管局建立常备互换安排,并适当扩大互换资金规模,可以为香港市场提供更加稳定、长期限的流动性支持,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增强市场内生发展动力,更好发挥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的功能。(LWHX) 回到目录
【形势要点:银保监会上半年对保险企业罚款超过1.2亿元】
据统计,2022年上半年,银保监系统对保险机构合计处罚603次,合计罚款1.21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1.33亿元罚款金额有所下滑。虽然罚款金额较去年同期有所减少,但严监管的态势并没有放松。分机构类型来看,财险公司依旧是监管处罚大头,上半年总计被罚款金额6524.91万元,占比超五成,其中,针对机构罚款5431.21万元,针对个人罚款1093.7万元。人身险公司共领罚单220张,被处罚金额为4424.52万元。监管“之手”已经触及到个人,上半年有33张罚单直接指向个人。从处罚手段来看,终身禁业、撤销高管任职资格、暂停新业务等顶格处罚频频出现。从处罚原因来看,“欺骗投保人”“虚列费用”“给予投保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利益”“未按照规定使用经备案的保险条款”“编制或者提供虚假的报告、报表、文件、资料”“财务数据不真实”等仍为行业顽疾。监管对保险中介公司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今年上半年,银保监会对保险中介公司开出96张罚单,罚款总金额1092.65万元。从处罚缘由来看,中介机构大多是因为充当了保险公司套利的工具而被罚。某寿险公司分支机构相关负责人表示,中介机构虚构业务、数据造假等并非个案,甚至频有发生,中介“虚构业务套取费用”还曾是监管整治工作的重点。同时,中介机构在互联网保险业务上的违规行为逐渐抬头,多家中介公司因违反规定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互联网保险业务信息披露不充分等原因被罚。
|